Monday, October 09, 2006

FYP結論部分

不是每個社會都是這樣嗎?
在我們的研究裡面, 我們抽出了六個現今大學生的特質: 功利心態, 不尊重別人, 追潮流, 學習態度, 少注意健康, 時間分配的問題出來探討研究. 可能這些習慣不但人有他有,你有我有, 也是整個社會的反映: 其實大學就是社會的縮影, 我們分析大學生的習慣, 也不過是香港青年人, 甚至香港社會文化的反映罷. 大學生, 只作為一個有特定範圍研究的目標, 幫助我們探索問題所在. 但話轉回來, 這些在我們社會裡每人都習以為常的東西, 究竟有何探討的價值?

讓我們嘗試歸納香港社會的幾個特點.

香港是一個快而講求競爭的社會: 由於殖民地的社會, 經濟定型, 我們講求”立即見效”, 社會政策如是, 教育如是, 社會投放在重長期發展的東西較少, 因此很多東西都是實驗性質, 試不對就改, 因此容易出現政策混亂 . 經濟政策由於已經有西方的經驗與深厚理論作根基所以不會有大差錯, 但說到其他範疇如社會政策研究, 教育政策研究, 文化歷史研究等牽涉較多人文人化因素的發展條件, 只搬硬件就較容易產生配套問題. 重績效, 意味對長遠考量較少, 一方面令預見或抵禦潛伏危機的能力較低, 令一方面競爭做成人際關係之間的極大張力. 人寧願用時間用來建立自己, 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所以去關心別人, 考慮他人感受, 便不如自己方便, 自己得利的因素重要, 所以公眾場所大聲講電話, 不遵守規則, 上課睡覺,遲到跡象便應運而生 .
香港社會是重視經驗的社會. 由於中國社會歷史經歷過極大動盪, 中國人的社會早已有一個自動調節的機制, 應變操施, 大部分市民習慣大部分靠自己, 努力更生. 所以每逢政策改變, 環境變遷社會不單有誠惶誠恐的感覺, 而且容易令社會變得無所適從而招致很大的壓力. 由於中國人的社會重經驗而不重科學, 令政策方向欠缺改革的動力, 又未能得到大眾支持. 人寧願到處私下尋找良方, 依賴人的經驗也不願信任政府. 例如教育改革民間會紛紛興起補習社, 九七危機來到紛紛移民離開, 等等, 都反映其實香港人對政府的不信任, 長期活在一個不安全感的當中. 由於重人的經驗, 所以也容易導致一窩蜂的現象產生, 這並不是市民的不智, 而是社會根本沒有公認又可信任的東西依賴-----在一個商業化的社會, 競爭大講求利益的社會, “不用錢換來的東西是有價值的嗎? “, 是香港人的疑問. 這個問題也可反映在大學生選易碌科, 找兼職的現象上: “別人不選我最好還不要選”, “錢最實際”-----這不是代表香港人太重金錢, 而是因為以前中國歷史, 社會貧乏社會遺留下的思維, 似乎”物質是一樣比較可靠的東西”的結論和想法, 依然縈繞在我們這輩人的思想中.

令一方面, 香港是一個富裕的社會. 一方面我們引以為傲的經濟起飛歷史再次引證中國人勤奮的優良特質---令我們更要在為自己將來打算而努力----但令一方面社會條件的富裕令我們一下子可以擁有很多---曾經經歷難民, 資源貧乏年代的父母理所當然的儘量滿足子女的要求, 令現在孩子形成”手到拿來”, 拿不到就----投訴的特質, 加上商業社會的顧客至上的思維, 產生”消費者”的心態: 教育如是, 社會服務如是, 醫療政策如是, 是一個趨勢. 令一方面中國傳統教育又忽略的父母陪伴子女, 花時間與子女溝通, 教育子女的訓練, 社會工作壓力令家庭關係變得緊張又帶物質化. 我輩人由於人生經歷順利, 少受挫折, 所以朋輩的認同與角色更同重要, 心靈卻較脆弱. 所以一方面對自己追求個人的興趣理想會欠缺勇氣, 這是受填鴨式, 重考試為本, ”標準答案”, 忽略個人創意發展的教育結果----另一方面要得到認同不得不在外表的追求上努力, 用物質去建立自我.

面當整個社會潮流重視新又多變的科技發展的時候, 重視競爭的特質, 對適應環境變遷能力遊刃有餘的港人簡直的大派用場, 社會都被整個潮流吸引, 而物質豐裕讓我們可以擁有很多的時候, 所謂代表文化價值的歷史, 文物, “舊”的東西, 便很少有人去理會. 令一方面, 社會急促令人總想向前追趕, 需要長時間投資的健康生活, 相比令人眼化撩亂的娛樂世界與物質生活, 便顯得沒有吸引力. 至於社會環境變化太急促, 令我們不得常常為自己做”兩手準備”, 所以時間分配我們總有很多選擇, 人際關係我們有很多選擇, 學習方法我們也有很多選擇---一方面我們不想失去機會, 令一方面我們不容手中有失---所以來來回回奔跑得很辛苦. 急促、多變、機遇與競爭, 也許就是典型的香港人的寫照吧.

當我們每天批評我們的老師辛苦, 孩子受苦的教改問題….青少年重視物質輕視人本教育, 慨歎社會高舉經濟導向, 個人主義, 令人情更冷淡的今日, 我們對於這些”老生常談”有何反省? 我們該作何努力去改變我們不願意見到的未來? 我們的研究發覺, 原來比較其他社會, 香港社會所反映的特質只不過是千萬中的一種. 我們覺得平凡不過的現象, 可能得到外來人的詫異眼光---為甚麼會是一個多元化, 充滿活力的社會----令一方面又令人生活快速緊張, 透不過氣,單一的社會氛圍? 仔細看清楚原來一切並不是必然或偶然: 原來歷史原因令我們變得失去安全感, 難民的歷史操練我們有高度的適應力; 殖民地政府早就定下我們的經濟性格, 填鴨式的教育令我們對權威有高度服從, 社會的快速改革令我們失去對人際關係的信心與尊重, 科技的轉變令我們眩目而追逐…… 當發現這些都有既有因, 又有果的時候, 當我們深一步了解我們社會文化對我們的影響的時候, 我們可以繼續我們的忙碌, 追求數字跳升的雀躍快感, 而漠視問題的存在嗎? 我們可有想過令我們引以為傲的部分, 但也可能是產生的問題的根源? 我們可以對環境說不, 對於將來的回應我們可以有一個標準答案以外的一個觀點嗎? 也許這是在時代的巨輪轉動下我們連閃身的空間也沒有; 不過既然我們的找到形成生活如絲模樣的佐料, 我們也許是否也有改變將來的契機? 可不可以香港人成為守時的人? 不浪費的人? 珍重精神文化的人? 我們可否創造自由尋味的學術空間, 互相尊重的社會關係, 活潑自由的學習氣氛? 可否由重視數字的焦點轉去重視體現人情的價值? 可否由體現金錢的體系轉去重視非物質的生活追求? 當西方社會開始發現他們社會分化, 貧富懸殊, 人與人之間出現信任危機的種種問題的時候, 其實我們是早應該著手籌備, 防止從蹈覆轍 ; 當數字的壓力令人透不過氣而明知所作是為做而做, 沒有實效的東西的時候, 我們應該停下來, 反思一下我們走過的, 還有繼續走嗎?

人生的反思與考量是不盡的, 問題的複雜也不是如我們報告能夠盡言的,
情況, 還是 ”未解決”, 但希望透過這次研究我們發覺習慣的產生其實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 裡面所反映的思維, 價值觀, 是屬於我們的一部分, 也是我們要好好思量反省的重要部分. 大學生最後修業年的報告沒有雄心壯志, 只盼望從城市的一隅, 社會裡不大不小的一群年輕人, 瞥望這個城市將來的一小片景與光, 回望走過的一條思路.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